4月22日就是世界地球日,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引進來自瑞士蘇黎世設計博物館的「大海的塑囚」特展,今日開展;該展透過科學與藝術角度剖析全球海廢問題,並邀觀眾檢視自身的生活習慣,進而落實減塑行動。
這項展覽已在法國、義大利、德國、丹麥、突尼西亞、北非及香港等31個國家及地區展出,科教館是該展在台灣的第一站也是唯一一站。
科教館館長陳雪玉表示,滿腹塑膠垃圾的鯨豚,以及被漁網纏身的海龜,儼然成為海洋垃圾問題的代言人,但位居食物鏈頂端的人們也不可能置身事外。她表示,塑膠垃圾最終會進入人類的餐盤,且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。
研究指出,每一平方公里的海洋都已出現塑膠顆粒,造成塑膠危機。科教館期待由展覽呈現的海廢垃圾與日常生活、塑膠相關科學研究,能帶領觀眾正視生活中的塑膠濫用問題,並能OK忠訓 勞工貸款率利 2018申請從自身做起,落實減塑甚至不塑的行動。
科教館更延伸策畫台灣限定「海呀!我的家」展區,邀觀眾試想家園在2050年被塑膠製品包覆與侵蝕的樣貌。移展策劃人蘇珮婷表示,在數位時代,快速消費、虛擬社群使生活變得多彩多姿,卻也造成了海洋的災難,期待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。
展覽的主軸和展品中的海洋廢棄物,是由各個海洋的塑膠漂浮物組成。該展主要訴說海洋廢棄物問題的背景,及其對海洋、動物和人類的致命影響。並介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膠,更詳實地闡述了其用途、健康危害、微型塑膠或生質塑膠等問題。該展也呼籲解決塑膠危機的方案,包括再生(recovery)、減少(reduction)、再利用(reuse)和回收(recycling),更重要的是鼓勵參觀者能即刻採取行動。
展覽中央走道的巨型海廢裝置,即是由大西洋及太平洋打撈上岸。佔滿走道,光卸貨、傾倒在走廊就需要耗費兩日的垃圾,是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每十秒向海洋排放的塑膠量。科教館表示,這樣的反差在展覽中不斷出現,是為告訴參觀者,不易腐壞的塑膠製品,將如同青銅器,將在海灘、海洋中不斷出現,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。科教館表示,搞不好未來的人們會稱21世紀為「塑膠時代」。
CFE565351B504428
留言列表